【政策解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与省级区别?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与省级区别?

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会有不同的级别进行认定,有市级专精特新、省级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 、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通常是逐级申报,如果企业足够优秀,可以跨级。认定不同级别的专精特新,对应的政府扶持政策也是不同,原则上评级越高,得到的政府支持就越多。

1.市级专精特新申报:

(1)符合项目内涵中的“专、精、特、新”特质。

(2)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硬指标)

(3)上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硬指标)

2.省级专精特新申报:

(1)须已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硬指标)

(2)注册成立2年以上。(硬指标)

(3)上年营收 1000万元以上,近两年平均营收增速不低于10%。(硬指标)

(4)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硬指标)

(5)近两年发生过安全、质量和环境污染事故。

3.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

(1) 经营3年以上。(硬指标)

(2)已获得省/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硬指标)

(3)上年营收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近2年主营收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低于70%。(硬指标)

(4)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个主要产品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

(5)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获得5项与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或15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6)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7)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特点

1、经济效益:

上年度企业营业收入在1亿元至4亿元之间,近2年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2、专业化程度:

(1)企业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本企业营业收入的70%以上,主导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

(2)且细分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或全省前3位(如有多个主要产品的,产品之间应有直接关联性)。

3、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创新能力:

(1)近2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2)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5%,至少获得5项与主要产品相关的发明专利,或15项及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3)近2年企业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至少1项相关业务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4)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具备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5)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具备完成技术创新任务所必备的技术开发仪器设备条件或环境(设立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

4、经营管理:

(1)企业有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取得相关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如5S管理、卓越绩效管理、ERP、CRM、SCM等。

(2)企业实施系统化品牌培育战略并取得良好绩效,拥有自主品牌,获得省级及以上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1项以上。

(3)企业产品生产执行标准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或是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认证(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

(4)企业已建立规范化的顾客满意度评测机制或产品追溯体系。

微信图片_20220831140356.jpg


本文关键词: 政策跟踪专精特新